“農業觀光”新暢想
農業觀光園是以農業資源為核心依托,以旅游功能為核心展示,借助科技、相關輔助設施等進行創新性的規劃、設計,從而形成的集聚科技示范、旅游觀光、科普教育以及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型園區。
對我國開展農業觀光的方式,綠道聯合有以下幾點想法:
1.在城郊地區建立市民農園。
基于我國目前的情況,政府部門既要允許農民進城打工,更要支持市民下鄉創業,允許、鼓勵城鄉居民和人才合理流動。這是解決部分下崗工人就業問題的途徑之一,同時也可以滿足一部分人到農村去創業的愿望。政府對此應采取適當的鼓勵措施。對農民閑置的或手中多余的或不愿繼續承包的土地或水域,由政府出面將其轉租給這部分市民,由他們來進行耕種或養殖。政府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予適當的扶持,定期或不定期地指派專家加以指導。經營品種和經營方式則由經營業主決定,不論品種單一還是門類齊全,也不論是建立綜合性的園區還是建立專業性的園區都認可;政府只負責引導和組織工作,如舉辦農業節和農產品展評會,開展評選優秀農業景觀活動,以此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2.在郊縣或交通便利地區建立農業公園和觀光農園。
我國地大物博,地勢高低不同,氣候懸殊很大,有利于各種植物的栽培種植。如江南平原地區可以適當發展“三基農業”(以桑養蠶,蠶糞養魚,塘泥肥桑),山區則不僅可以發展竹業,還可以利用其梯田發展茶業和果業。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采茶、制茶、茶道成了重要的旅游項目。江西南豐蜜橘名揚中外,斯大林稱之為“橘中之王”,是周恩來總理必用的國宴果品。當地利用這一知名度推出了“游南豐,品南豐”的旅游項目,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至于花卉園藝旅游,更具有巨大的市場和發展潛力。因為養花、護花、賞花成了市民休閑的主要方式之一。從種類看,我國花卉品種齊全,名花眾多,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市花,如洛陽的牡丹、杭州的梅花、井岡山的杜鵑等。因此,發展花卉園藝業有著廣闊的前景。
3.開發濕地,開展水域旅游,建立休閑垂釣魚塘,積極發展觀光漁業。
一些沿岸漁村(漁家)面對漁業不振的局面開始轉變觀念,將小型漁船用作游漁船(釣魚船),從事觀光游覽船、民宿(供客人住宿的旅社)、土特產店、租船經營等漁業兼觀光業。從發展觀光漁業的條件來看,觀光漁業若靠近大都市,不僅可以借助便利的交通條件,而且容易獲得發展資金。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擁有豐富的水體資源,不僅擁有相當長的海岸線和黃金海岸,而且在廣大的江南地區到處水網縱橫,江河與湖泊為數眾多,魚塘星羅棋布。加上氣候溫和,雨季集中,降水較多,非常適合水產養殖。如果將其開發出來,其前景將非常廣闊。在江西省南昌市郊縣如湖坊鄉和五星農場等便有許多養魚專業戶專門放養一些魚種供人們垂釣,甚至在位于市區的青山湖也辟有垂釣區。有些高校和機關的公職人員常去造訪;在北方也有許多釣魚愛好者。每逢嚴冬來臨,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天津市民在冰封的海河上掘洞垂釣。現在,天津市寧河縣七里海便搞得很有聲有色。有些農民特地將自己承包的魚塘開辟出來供人們垂釣。在那里不僅可以釣魚,還能釣螃蟹等。因而前去垂釣的人著實不少。這些農民在為人們提供體驗垂釣樂趣機會的同時給自己創造了不小的商機。由此可見,有些地區的農民確實很有生意頭腦和遠見的。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資源十分豐富。我們應該使這些資源靈活加以利用,充分挖掘其潛能,讓農村地區兼顧各種產品,既有有形產品又有無形產品,只要能開動腦筋,將它們逐步開發出來,農業觀光旅游必將蒸蒸日上,農村轉業經營、實現增產增收也決不會成為黃粱美夢。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