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規劃10大重點
1、鄉村的總體定位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1)主要確定總體定位、目標及戰略
提出區域內鄉村振興的總體定位,目標體系,戰略路徑,確定區域內鄉村振興發展的總體架構。總體定位是鄉村規劃中最難的,它需要經過認真的實地考察分析研究后才能確定,總體定位準不準,是鄉村振興規劃是否科學正確的前提。
(2)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主要內容有:鄉村人口發展分析,相關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發展潛力分析,確定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形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及經濟社會發展分期規劃。如規劃體系、指標體系、文字報告等。
2、鄉村生態保護發展規劃
主要是做好區域內生態區劃、環境污染防治規劃、資源利用規劃及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等。劃定用地邊界,與土地利用規劃、林業、水利規劃協調。構建生態安全戰略格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內容。
鄉村生態保護發展規劃的原則:堅持以人為中心,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服務經濟發展為主線,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認真規劃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功能,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謀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鄉村。
3、鄉村產業發展規劃
鄉村產業發展規劃是鄉村振興規劃的核心,主要規劃內容:分析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發展環境,產業發展優勢及特色,依據當地“十四五規劃”及市、縣區域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種養及服務業等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提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目標和發展戰略,確定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一二三產融合規劃、產業服務設施規劃、產業布局規劃等。
4、區域空間布局規劃
主要是明確規劃區域內城鎮化區、聚集區、現代農村社區等發展結構、空間結構框架與職能定位。確定耕地保護、農地轉用、生態退耕、土地開發和整理、耕地占補掛鉤等用地結構調整計劃及總體布局等。編制的原則只要是以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為依據,以鄉村單元為規劃范圍,重點深化落實上位規劃對鄉村地區的建設管控要求,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空間布局,著力改善村民人居環境,加強村域用地管控,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促進現代農業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科學有效引導村莊高質量發展。
5、居住社區布局規劃
規劃區域內居住社區的集中建設、協調發展總體方案和村莊整合的總體安排,結合城鄉規劃中城鎮體系規劃和鎮村體系規劃,構建城鎮區之外的鄉鎮、綜合發展結構(如,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休閑農莊等)、鄉村居住社區(包括村莊)三級體系;根據經濟實力、與城區的關系、產業發展、交通條件等指標,對鄉鎮、綜合體、村莊社區三級布局進行分類發展規劃。
6、基礎設施規劃
根據村莊分布特征、發展需求、規劃定位、未來發展目標等因素,依據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標準、配置方式、未來發展做出規劃。主要包括交通、給水、排水、能源、通訊、郵電等。主要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村莊道路未硬底化的全部硬底化,并確定道路等級,走向和寬度;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規劃。主要根據當地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安排,合理配置與利用空間資源。
7、公共服務設施規劃
以宜居生活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按等級配置公共設施,安排行政管理、教育機構、文體科技、醫療保健、商業金融、社會福利、集貿市場等規劃公共設施的布局和用地。規劃的思路是:基礎設施需統籌考慮布局,建立基礎設施網絡,打造健康社區(鄉村),實現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8、體制改革與治理規劃
主要內容就是土地制度、社會保障體制、鄉村治理體系、干部考核評價、政府與社會合作、鄉村經營特別是聯農帶農制度等方面的規劃。
9、鄉村文化保護規劃
規劃內容:科學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鄉土特色,傳承與弘揚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農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等的措施。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村和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劃定保護范圍,嚴格保護。鄉村文化保護規劃的原則:原真性、完整性、永續性。
10、人才培訓與創業孵化規劃
主要規劃內容:構建由政府、市場化培訓機構、企業培訓、院校培訓、網絡培訓、能人培訓等組成的多層次、多元化培訓體系;加強對農民及返鄉創業人員的及時技術指導及跟蹤服務;創設創新財稅、金融、用地、用電、科技、信息、人才、社會保障等配套政策措施,構建全鏈條的優惠政策體系,吸引創業創新人員及企業返鄉回鄉等。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農旅融合的發展路徑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相關內容